中国日记|十一假期这些新变化值得关注
当国与家相拥,当国庆和中秋偶遇,2020年加长版的“十一”假期便温馨开场。
“终于又有了过节的感觉”“仿佛一键重启,生活恢复了正常”……同样的假期,不同的心情。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“突袭”和反扑、汛情的汹涌与胶着,今年的国庆,金秋收获的气息更浓,紧绷中突然多了几分泰然和闲适。除了心境,“十一”假期又与往年有何不同呢?
“动”“静”两相宜
8天,你比7天还多一天,若不借机出去走走岂不辜负了长假的“美意”?
“上海到崇明,预计堵车时间32小时。”“开了一夜,我还没离开成都。”今年国庆逢中秋,高速公路无意外又“堵”上了热搜。尽管车辆密密麻麻寸步难行,大家的心情却释然很多。
9月30日,中秋和国庆双节将至,武汉迎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交通高峰。图为珞狮路上在高峰期通行的车辆。(图片来源:人民视觉)
10月1日,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纪委监委干部贺元也卡在了回家途中。由于疫情,她已经8个多月没有回家了。“年初那会儿,疫情洗劫了繁华,留下空旷的街道马路。此刻虽然堵在路上,心却不堵,反而有种热气腾腾的幸福。”贺元说。
有人奔赴千里与亲友相聚,有人选择留守原地。不论在哪里,常态化的疫情防控措施丝毫没有松懈。
吴聘婷,福建省福鼎市纪委监委干部,作为志愿者,她一直驻守在该市的动车站。她的主要职责就是查验往来乘客的健康码。尽管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少了,可她没有怨言,“伟大的祖国创造了奇迹,让大伙儿不再因为疫情寸步难行,我要守护好这份成果。”
不仅是吴聘婷,国庆期间,还有很多人因为疫情防控需要,放弃了团聚、休息的机会,默默坚守岗位。
疫情防控弦未松
“十一”长假,各地各部门在保障经济社会有效运转的过程中,融入了不少疫情防控措施。在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已提升至75%的情况下,大部分景区推出“限量、预约、错峰”措施。
10月1日至8日,门票在假期之前就已售空的故宫博物院正常开放,3万的日接待量让游览不再拥挤,“入宫”参观前,游客还需在预检口核验健康码、登记信息,并在检票处刷身份证、测温。在安徽黄山,景区门票实行至少提前1天、最多提前7天线上分时预约购票,且不支持线下购票。享受免票政策的游客也需要分时预约,购买零元票。
“国庆出游,最让我担心的就是景区检票,没想到刷个脸就好了。”刚刚到贵州黄果树瀑布景区游玩的刘晓洁告诉记者,景区内部各景点都用上了人脸识别技术,“不用拿门票排队检票的感觉真是太好了”。像这样的人脸识别技术在不少景区得到运用。
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。记者发现,今年国庆期间“家门口”的活动也比往年丰富了许多。
国庆这天,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塘栖村的草坪上,全村4000多名村民正围在一起,拍摄“千家福”。这是塘栖村举办的第五个“千”字系列活动,大家用这张超级“全家福”替代了往年的“团圆宴”,共享中秋大团圆,欢庆新中国成立71周年。
国庆当天,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塘栖村组织全村村民拍摄“千家福”,以此共享中秋大团圆,欢庆新中国成立71周年。图为“千家福”拍摄现场。(摄影/杭州市余杭区纪委监委干部 李忠)
风清气正“廉”味浓
民以食为天,佳节少不了聚餐消费。记者注意到,今年假期的“廉”味渐浓。
往年中秋前夕,云南省施甸县纪委监委干部吴明凤总要为买月饼发愁。“家里几个姐妹回家和父母过中秋,都是一个赛一个地买些包装精美的月饼礼盒,生怕自己的礼物太寒酸。”今年,大家都响应“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”的号召,吴明凤送父母的礼盒改成了自己手工制作的月饼,虽然没有精美包装,但父母收到后比以往还高兴。
重庆市万州区纪委监委干部柯琳和吴明凤感受相似。她告诉记者,今年的家宴只是几个家常小菜、清汤淡茶,没吃完的剩菜大家也会打包,节约已成为一种时尚。
倡导勤俭节约,拒绝餐饮浪费。日前,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联合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举办“提升餐饮质量 制止餐饮浪费”主题活动,要求餐饮企业把提升餐饮质量、制止餐饮浪费融入食材采购、储存管理、加工制作、消费服务、外卖配送全过程,积极推行菜单标注菜量。记者走访时也发现,不少餐饮企业在制止餐饮浪费方面做出有益尝试,例如设置节约标语、推行小份菜、发放“光盘”奖励券、提供免费打包服务,等等。
一些餐饮企业开展“拒绝餐饮浪费”宣传活动,号召消费者用实际行动加入到“光盘行动”中,杜绝“舌尖上的浪费”,让厉行节约成为人人崇尚的美德。图为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一家自助餐厅内提醒消费者“勤拿少取”的提示牌。(图片来源:新华社 摄影/郝群英)
编辑:陈艾